5年落實近350億元資金助力西藏經濟社會發展
在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來自湖北省武漢市旅游學校的援藏教師馬丹(左三)指導學生練習校園啦啦操(2019年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據各部委、省市援藏指揮部統計數據,2016年以來,各對口支援部委、省市和企業累計簽約援藏項目247個、資金近350億元。在此基礎上實施的經濟援藏、智力援藏、科技援藏、企業援藏、就業援藏以及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有力推動西藏經濟社會發展。
“村里建起了農貿市場、小超市、藏餐館、農機維修店等,我們還要建苗圃、擴大奶牛養殖規模,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村民實現多渠道增收?!痹谀乔猩釁^幸福新村,村主任赤列羅桑向記者描繪著他們的美好生活。
孩子們在西藏自治區青少年宮內學習繪畫(5月4日攝)。西藏自治區青少年宮自2017年7月開工建設,是廣東省援藏重點支持項目。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占地15995平方米的幸福新村總投資達3650萬元,是色尼區首個現代化易地安置小區。2017年,浙江援助那曲啟動建設色尼區幸福新村。今年5月,那曲市色尼區首批83名村民拿到了幸福新村新房鑰匙,從此告別了低矮破舊的土坯房。
目前,對口援藏工作正從最初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支持,向產業扶持、人才培養、智慧援藏等多個方面拓展。
在日喀則白朗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內,記者看到,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齊排列,蔬菜、水果等長勢喜人,這一切正得益于山東援藏干部和農業技術專家的不懈努力。從設計、建設到蔬菜種植、管理、銷售,山東省在白朗援助實施蔬菜產業扶貧項目7個,完成投資6.2億元,受益貧困群眾4000多人。
在西藏昌都市江達縣卡貢村,天津援藏醫生王佩華(中)為村民義診(9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除產業扶持外,為解決西藏的人才短缺問題,各援藏工作隊將人才扶持放在重要位置。在江蘇第九批125名援藏干部中,專業技術人才和“組團式”援藏教師、醫生就達到了72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做好援藏工作要關注民生,凝聚民心,增強感情溝通和文化認同,加強民族團結?!碧旖蚴性毓ぷ麝狀I隊楊灝說,“我們將以高質量援藏工作助力西藏經濟社會發展?!?/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援藏人均期望壽命提至70歲以上
“大病不出自治區、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縣”。五年來,16所組團受援醫院新開設???88個,增設床位4390張,新購置了CT、磁共振、PET-CT等大型醫療設備1168臺。[詳細] -
重慶對口援藏消費扶貧大會暨昌都消費扶貧周系列活動啟動
重慶對口援藏消費扶貧大會暨昌都消費扶貧周系列活動啟動。[詳細] -
山東“授人以漁”履行援藏使命
像巴桑財吉一樣通過定向專招到山東就業的日喀則籍大學畢業生目前已有15人,另有24名日喀則籍大學畢業生已完成山東省事業崗位專招面試,即將走上工作崗位。[詳細]